从自我的角度是如何观测其他人(人与人的关系)

本文假定阅读者具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心理学和哲学知识。

人是社会的生物,因此如何处理自身与周围人类的关系是成长道理中必修课并且永无止境。

谈到这个方面,不仅仅在不同的书中,并且周围的环境也在向我们灌输着。但是这些观念,往往之间矛盾冲突。其中有老好人式的,教育我们要对其他人好,也有精英主义,要求我们以自我为中心,也有把人当成物品一样进行决断,也有感知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的事情。有人追求共赢,有人认为只是交易,有人认为是相互利用。

在多次思索和判断之后,我认为这些事情都是事情的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成立的产物,不能以一而适全。

人与人的关系式复杂的,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是不同的关系,朋友,长辈,工作者,享受者,抉择者。千人千面,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情是合适的选择。

同时人的智商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对每一个人和事情,都特殊对待,贴标签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指出,讲述贴标签行为好与坏是片面的。

于是突发奇想,决定将我们对外界的感知,通过建模的方式链接在一起。

假定我们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有了对不同人不同事情的客观认知,这些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模型,这些模型最后导出来一个接口就是标签。

对于关系一般,认知较浅的人,我们会下意识的对其进行贴标签的行为,把这些人划到这些小的模型里。这种行为可以有效的节约自己的脑力,让自己从不断的低效思考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上面。

但是对于较为年轻的人来说,因为成长的年限较低,见识较少,形成的模型少,模型覆盖人物准确度也较低,此时就会出现各种认错人的情况,遇人不淑,各种年轻时因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误解皆是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这并不要紧,我们的大脑就像是AI,会不断的学习进化,把现在遇到的也会逐渐的收集整理,把模型无限的微分。

这也就是为什么年纪大的人看人要比自己准很多,他们的见到的人更多,思考的更多,建立的简单模型越多,也就更容易把第一眼看到的年轻人,直接划到某一个确切的模型中。并采取对应的方式,与之相处。

我们在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渐渐的收集这个人的喜好,行为,决定,认知,对这个人的模型也会日益丰满,在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将这个人的模型独立出来。

比如,父母,爱人,友人等,在将模型独立出来的之后,我们对这个人的认知就开始客观化立体化,开始对这这个人,有各种情感,依恋,喜欢,厌恶,同情等,男性之间的好哥们,女性之间的闺蜜,都是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对这个人认知较为清晰,我们不会将他人的客观模型套用上去,也更容易共情,像是一起骂渣男的轻为,和分手也分不掉的行为

因为我们将这个模型的一方面在像其他人描述的时候,其他人会直接把这个人归结于一个原有的模型中,如果这个人的阅历远胜于自己,这个模型可能更贴近于现实,这个人便有可能给出一个合理解,但是一般而言,是不太可能的,只能将其套入在一个常规的模型之中,并基于此做出判断。而且更为糟糕的是,我们对像其他人进行描述的时候,会把自身当时的情绪状态带入其中,会在主观上直接给这个人下类似于判断的话语,来求得自己从未做错的安慰。

这个模型的作用在于什么地方呢,超乎寻常的预知力、判断力。这个模型越充分,自身的思维感越强,越是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的预测这个人的行为。有限信息的超集判断,贝叶斯预测。这个状态,对于目前的电脑来说也很常见,比如输入法的联想,购物记录的预测等。

一般夫妻、知己,基本都可以做到这样,针对微小行为,直接判断这个人的思维状态,用寻常话来说,就是对这个人太熟了,动动手指,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根据双方能力差值和了解状态,这个状态也是有所不同。低级的只能做预测下一步的行为,高级的可以做到相当于读心。

如果对于这个模型的认识在深入,那么就是自己的模型。

这里对世人来说是一个很少考虑到的地方,明明是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自己也算在其中?

许多的书籍中都有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我们的生活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许多人认为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把同一事物,特殊化。这样应该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我们对外界模型的认知的第一步就是从对自己认知的模型中分化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假定我们肉身是道,一就是那个自己,从自我的身上剥离出来的模型。

面对自己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通常都是颇为透彻的,因此我们会原谅自己的过错,这实际是共情的一个进阶。或者说,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知越深刻,就越是能理解其中的方方面面。

也就是这是一个倒叙,我们要先面对自己,在面对好友,在面对更多的人。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就像是堆叠金子塔,自己在最底层,最翔实,后面的一切都要从底层开始,否则便是空中花园,我们一般称这种人为心里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症等。

如何做比较合适?

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各自有各自的解法,还是适合为佳,不要在10岁的时候,用30岁的解法,或者到了40还在用着20岁的标准。

至于这些标准,基本都已经在所有的要求中,被明确标识了,比如尊师重道,孝顺,友善,等等,基本已经被描述道无法穷尽的地步。

如何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的好与坏,比如成绩,比如头脑,比如事业,比如家庭,比如爱情等等,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存在,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在自己的条件下,得到的是什么。

尊重认同客观规律。

亲人和好友和关键人物?

了解这些人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修正他们的想法,或者修正自己的想法。

他们确切的需要着什么?

其他人?

给需要尊重的人尊重

需要金钱的人金钱

需要时间的人时间

PUA

PUA从中继承,了解这个人的需求,改变这个人的需求,一般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压制,只需要破除认知障即可,这种一般属于自我认知失衡的人。实际上,只需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便不会有PUA的事情。

但是事情往往悲哀在,被PUA的人乐在其中,不愿去面对自己。不愿意去接纳真实的世界。

以下内容,纯输遐想:

同时因为大脑的容量有限,我们不可能存储所有的模型,因此我猜想这些模型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像类的继承,不过可能或许要更高明一些,或者是比较像Git的版本更替?

假如我们的大脑中维系一个人的性格模型库。

同时还有关于预测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我们把大模型分成各种不同的模块,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调用。

这样会让数据库不产生重复数据。多层高效。

求同存异